
区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马国庆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静海区2024年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报告》。
审议认为,2024年,区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粮食安全根本进一步夯实、农业产业加速融合、农村改革持续深化,乡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我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乡村产业发展质量还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仍有短板、要素制约有待破解、美丽乡村建设仍需持续发力等。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审议认为,报告反映情况全面详实,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提出的工作举措务实可行,原则同意区人民政府《静海区2024年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报告》。为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三牛代理注册加大“土特产”和“津农精品”培育扶持力度,鼓励强筋小麦、青麻叶大白菜、金丝小枣、紫皮大蒜等特色种植,发展设施农业、林下经济和特色种植等优势特色产业,打响“‘弘历福’台头西瓜”、“天津冬菜”、“静海金丝小枣”、“罗阁庄鸭梨”、“际丰蔬菜”、“王庄子萝卜”、“生宝黑猪肉”、“小高庄脆枣”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把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红利、经济红利。围绕重点产业,以“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助力台头西瓜、王口炒货、陈官屯冬菜等农产品上行。加快培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田园综合体等新产业新业态,,扎实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农业科技创新,深入推进种业振兴,推动奥群肉羊重大新品种通过国审认定,加快天津智能农业研究院建成全国智能农业研发创新中心和无人农场示范基地,强化科技与产业对接,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盘活农村集体存量资产工作上进行积极探索,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土地财产权益。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聚焦农民群众所想所盼、可感可及,完善“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农村寄递物流服务设施、新能源充电设施等“新基建”,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聚焦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实施乡村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常态长效整治铁路、公路沿线,坑塘、河道沿岸,田间地头,村庄背街里巷等区域环境问题。统筹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落实好建、管、用并重的卫生厕所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垃圾源头分类的奖励机制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强文明乡风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维护农村稳定安宁,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优先保障农业农村领域一般公共预算投入,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鼓励金融机构强化支持乡村振兴服务,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推动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统筹和要素保障作用,推进以县域为统筹单元、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时掌握乡村振兴用地最新支持政策,优先保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用地需求。坚持内育、外引并举,深化与天津农学院等涉农高校的合作,培养更多农村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健全评聘激励机制,优化服务保障措施,鼓励吸引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专业人才等返乡创业就业。
上一篇文章: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下一篇文章: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关于静海区2024年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