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浙江杭州街头有人卖一种水果,号称是新疆的“冬厘果”。
有网友表示,“小果15元一斤,中果30元一斤,大果60元一斤,买的人挺多。但是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没看到有这种水果,是不是骗局啊?”
街头摊贩售卖的“冬厘果”有三个价位,最便宜的(15元/斤)果子品相差一点,最贵的果子60元/斤。果子形状像苹果,颜色像梨,底部都有一圈棕色的印子,但具体是苹果还是梨,不得而知。
沿街的几家水果店老板表示,三牛代理注册没有听说过这种水果,电商平台亦没有相关产品,Deepseek也显示查无此果。
但在多个社交平台上,却有不少网友称,曾遇到过“冬厘果”,“和试吃的不是一个味道”“试吃的时候刀片上抹了糖水”。
浙江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所副所长吴群表示:“看样子像是河北那边的皇冠梨或雪梨,采用了茌梨去萼的办法。”
吴群表示,为了让梨口感更好、病虫不在花萼里隐藏,在幼果期就把果顶花萼突出这块给削掉,愈合后形成一个深褐色有凹陷疤痕,像猴屁股。“不懂的人容易被骗。”
近几年,果蔬界各种新名字、新品种层出不穷,有的是最新科研成果或地方特色,但也有不少是浑水摸鱼。
辣椒芒号称“果核细如牙签”,但真相是,辣椒芒是贵妃芒果树上发育不良的畸形果。
这种梨外皮乌黑,切开和普通梨没有太大差别,但价格贵很多。商家宣称是“世界之巅、川藏特产”。
但实际上,这种梨并非产自西藏高原,而是收购普通梨后,经高温将其加工成黑皮梨。有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西藏地区并未生产过此种梨,也未出现过原生黑皮梨物种。
对待类似“藏乌梨”的骗局,需要有关部门及时出拳,严厉打击,及时下架虚假产品,对不法商家进行审查,将常态化监管落实到果业市场的各个环节。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消费者防骗意识,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期待多部门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来源:微信公众号“青春浙江”(ID:zhejiangtsw)综合整理自中国青年报、杭州日报、橙柿互动·都市快报、四川发布、新闻坊、央视财经、央视网、农民日报
原标题:《最贵60元/斤!路边出现新的水果“大忽悠”,DeepSeek也答不出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