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值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为保障广大群众饮食安全,度过欢乐祥和的假期,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餐饮食品安全提示,从消费者科学消费、餐饮单位规范经营、弘扬勤俭节约美德、强化维权意识等方面,为假期“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科学理性消费,把好“入口关”。假期外出就餐或网络订餐时,建议优先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量化等级高且实现“明厨亮灶”的餐饮单位;网络订餐需仔细查看商家资质公示,优先选“距离近、口碑好”的商家,收到餐食后先检查封签是否完整,查看食品有无污染或变质,尽快食用。
居家烹饪同样要注重安全:从正规超市、市场采购新鲜食材,使用前充分清洗;加工食品前务必洗净双手,操作时做到生熟分开,确保食物烧熟煮透,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此外,要“慎食高风险食品”——食用食品时,注意观察其状态、气味,若发现异常(如状态不佳、气味怪异),立即停止食用;尽量避免生食水产品、冷荤凉菜、野生菌菇等易引发风险的食品。节日饮食还应遵循“均衡、清淡”原则,做到荤素搭配、多吃蔬果,不暴饮暴食、不过度饮酒,减少高糖、高脂肪食品摄入。
落实主体责任,守好“安全线”。针对假期中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明确要求“落实主体责任,诚信规范经营”。
严格食材采购:执行进货查验制度,查验并留存供货商资质、产品合格证明及进货票据,确保食材“来源可查、质量可靠”,严禁采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及原料。
规范加工操作:保持食品加工场所整洁卫生,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加工,防止交叉污染;餐饮具要严格清洗消毒;若一次性集体聚餐人数超100人,需按规定对食品进行留样。
强化人员管理:严格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落实晨检制度——若从业人员出现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等症状,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操作期间,从业人员应规范佩戴口罩、穿着清洁工作服。
加强风险管控:假期客流大、供应菜品多,餐饮单位需加强食材采购储存、食品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等关键环节管控,持续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且不得超范围、超负荷经营。
厉行节约,弘扬传统美德。消费者要按需点餐、理性消费,根据就餐人数和食量合理点餐、适量取食,剩余菜品积极打包带走,自觉践行“光盘行动”,摒弃“讲排场、比阔气”的陋习。
餐饮单位则要优化服务、倡导节约:在菜单上主动标注菜品分量、建议消费人数,积极提供“半份菜”“小份菜”,三牛注册优化宴席菜单设计;同时,在餐厅醒目位置张贴“文明用餐”“勤俭节约”等提示标语,营造反餐饮浪费的良好氛围。
遇到问题,及时举报。若就餐过程中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要注意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拨打 “12345”热线 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商家对消费者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应及时、妥善处理,共同维护假期良好消费环境。
目前,国庆、中秋节假日期间,山东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正加大巡查及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全力保障群众用餐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