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时的农村普遍贫困,粮食匮乏,田龙玉夫妻俩也没钱买零食,孩子在饥饿中活到5岁,就夭折了。
一个秋夜,孩子发烧了,喝过几副中药后也不见好转,不久,这个初来人世的小生命便遗憾离世。
更唏嘘的是,随后的数十年间,她与丈夫虽又育有11名子女,却无一能安然成长至成年。其中,唯一接近成年的孩子,因选择参军而音讯全无。
面对接连不断的打击,田龙玉在丈夫的劝慰下,决定认自己的亲侄女张桂英为养女,张桂英育有一儿三女,孙子孙女十几个。养女对她孝顺有加胜似亲生,给了她很大的安慰。
养女多次邀请田龙玉前往县城居住,以享天伦之乐,但她已深深眷恋上了乡间的宁静生活,故而一一婉拒。
恰逢此时,养女得知邻居家有一位老太太渴望陪伴与交流,便安排田龙玉从乡村迁至城市。
尽管年逾八旬,田龙玉的身体依旧硬朗,甚至主动在邻居家承担起了保姆的工作。
每当有人出于关心劝她避免爬楼梯时,她总是带着微笑回应说:“我这一生中,什么样的艰难困苦没有经历过?爬楼梯,这又算得了什么!”
2012年重阳节,老年呼吸科专家朱黎明到湘西为老人做检查发现,除了双眼患有白内障、听力略微下降之外,其他生理指标均无明显异常。
最难能可贵的是,老人的肺功能和心电图都令人放心,完全不像是如此高龄的老人。
直到老人因为自行处理了脚上的一个脓疱,导致伤口感染,最终于2020年9月在睡梦中安详离世,享年127岁。
“性格很好,不喜欢算计别人。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时,她有钱的话,都会伸出援手。”
养女张桂英说,老人生活简朴,一天只吃两顿饭,上午9点左右吃早饭,下午5点左右吃晚饭,每餐吃七分饱。爱吃苞谷、红薯、蔬菜,豆腐是她最喜欢的食物。
“她就是心态好,思想上没什么压力,像子女相继夭折这样沉重的打击也挺了过来。”张桂英说,“她就像3岁孩子一样,我们都哄着她、让着她。”老人的心态很开朗,还会对着客人的相机镜头比出“耶”的手势。
在老人的一生中,“劳动”一词一直伴随着她:从小,她就在家帮父母放牛、砍柴、打猪草;结婚后,她打点里里外外,在家操持家务,在外帮人做工。
在集体大生产那年月,尽管她六七十岁了,硬是坚持出工干活挣工分,绝不亚于年轻人;分田到户以后,老人劳动积极性很高,除了做好自己的那部分田地外,还承包别人的田地,没日没夜的苦干,猪羊满圈,包谷成林,成了远近寨子有名的女强人。
女婿还顺口成章赞颂岳母大人:“粗茶淡饭少食荤,五谷杂粮伴终生,好人好报有今天,十大寿星第一名!”
“外婆在临终前,想到北京看看,因为疫情没有成行,最终还是留下了遗憾。”外孙女回忆道。
不必一味苛求长寿,只要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健康的作息,坦然地接受自己的衰老,这才是真正保持长寿的秘诀。三牛平台登录地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