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关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素有“晋北锁钥”“永镇边陲”之美誉,是黄河入晋南流第一县,是中华长城古堡第一县,黄河文化与长城文化在此交织,边塞文化与农耕文化在此相融。源远流长的偏关针艺刺绣在地域文化的熏陶中应运而生,有这样一个人,她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用非凡的技艺和无尽的创造力,勾勒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艺术画卷。让我们走近刺绣人才
郝果叶,忻州市市级非遗项目“偏关针艺刺绣”传承人,忻州市第四届、第五届市人大代表、晋绣堂制作中心负责人。她从小喜爱刺绣,在姥姥、母亲世代家族传承的基础上,始终潜心学习钻研,大胆探索刺绣艺术的精神内核,溯源传统
文化背后的独特魅力,意在将古典风韵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从而把偏关针艺刺绣引向新的潮流。郝果叶及其刺绣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县各项手工刺绣技能大赛并获奖。2019年,作品《五路送福》获得了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神工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2020年4月,其小葫芦仙、毛衣链等系列产品《平安顺福》,入选山西省第四届文创产品展,获得优秀奖。2021年10月,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在大同市举办的“永远跟党走”乡土文化能人技艺大赛决赛中,其作品《老牛湾风景绣》荣获三等奖。2023年4月,郝果叶本人参加了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忻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的乡村工匠职业技能比赛(代县),获优秀奖。除此之外,其刺绣作品多次获知名媒体宣传,在各种节庆日、传统古庙会展出,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好评,极大的发挥了刺绣艺术独特的社会效益。
2020年,在偏关云空禅寺传统庙会上,展出其最具偏关地域特色系列民俗实用刺绣作品近百件。2020年国庆节期间,在忻州市古城文化旅游节上,展出其《老牛湾四季风景图》等作品100件。2021年9月,作品《黄河入境第一湾—偏关老牛湾风景绣》,入选第三届工艺美术产品展览交易会。2022年1月,在忻州市文化馆推出的《我们的节日—春节》视频中,展出其在2021年“高手在民间”乡土能人技术大赛获奖作品及祝福语。2023年8月,郝果叶接受了CCTV4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晋北明珠 壮美偏关》栏目组的采访,在节目中介绍了偏关地方风俗,同时详细展示了偏关晋绣堂制作中心及各类作品,弘扬了深厚的偏关特色文化。
2019年,在偏关县脱贫攻坚决战完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郝果叶决定创办偏关晋绣堂制作中心,是偏关县晋绣堂制作中心的负责人。在市人大、偏关县各级政府的帮助与带领下,本着传承非遗偏关针艺刺绣技艺,助力精准脱贫的宗旨,郝果叶把一些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妇女组织起来,开展了专业的刺绣培训,培训结束后,学员的刺绣水平大大提升,就业率达90%以上,帮助她们灵活就业、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使偏关针艺刺绣的传承有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在偏关县、镇政府和太原理工大学驻偏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成立了刺绣扶贫车间,经过4年多的努力晋绣堂已经开发出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多个系列产品—刺绣实用品,民俗文创产品,偏关特色刺绣工艺品、地方特产五谷杂粮工艺品,竹麻纯手编工艺品;开拓了产品市场,达到了留住乡愁,彰显地方特色、宣传偏关,发展晋绣产业的目的,同时让贫困户参与到晋绣产品的加工、研发、销售中,最终达到增加就业,实现非遗脱贫增收的目标。
郝果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偏关针艺刺绣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担当,她始终努力向上,成长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她始终积极地为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术作贡献,其刺绣艺术作品承接古韵,融合现代,走向未来,集观赏性、实用性、长久性、三牛平台登录地址地域性、时代性于一体,成为馈赠佳品,受到了一致好评,为打造偏关地方文化名片增添了亮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