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牛注册-首页
搜索
  • 网站注册
  • 网站登录
  • 网站招商
  •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丽水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01-16 20:07 文字:【 】【 】【
    摘要:十一五是丽水农业加快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转变,加速现代农业进程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实施三市并举战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一轮上升期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

      “十一五”是丽水农业加快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转变,加速现代农业进程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实施“三市并举”战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一轮上升期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强劲背景下农业发展的转型时期。科学制定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全面实现小康,并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根据《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特编制《丽水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十五”以来,全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十一五”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进入新世纪,全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逐步向多种经营、效益型转变,食用菌、茶叶、蔬菜、水果等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迅速,形成具有一定区域特色优势规模。200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为77.9万亩和124.1万吨,比2000年分别增长81.5%和49.0%。茶叶面积和产量为29.2万亩和1.4万吨,分别增长72.5%和105.1%。水果面积和产量为51.4万亩和32.4万吨,分别增长35.5%和71.1%。食用菌总产量(鲜)37万吨,下降了20.2%,而产值年均增长4.1%。畜牧业由偏重数量增长向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畜产品结构逐步优化,食草性家畜和节粮型家禽的比重增加,肉禽和山羊发展迅猛。2005年全市肉类总产量8.9万吨,比2000年增长23.7%,其中禽肉产量1.5万吨,增长34.5%。

      五年来,全市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通过“育新龙、扶大龙、引外龙”等办法,扶持发展了具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产品产地市场,加强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有效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到2005年全市产值超千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34家,比2000年增加104家,其中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14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01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89家,共有社员3.59万人,比2000年增加190家,其中部、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12家。全市建立千亩以上农产品基地28个,获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112个,面积46.6万亩。全市注册农产品商标达到317个,其中省级著名商标10个,市级著名商标28个。获得省、市名牌农产品51个,其中浙江名牌产品13个。许多农产品在历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和浙江农业博览会上获得优质农产品称号,获国家级金奖8只,累计获浙江省金奖产品166只。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52个,绿色食品认证22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3个。全市有8个县(市、区)先后被国家经济林学会命名为“中国特产之乡”,莲都、遂昌分别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

      “十五”期间,全市围绕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开展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优势互补,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农业科技推广应用速度加快。一大批优良品种得以引进、繁育和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旱地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高山蔬菜反季节生产、茶叶“五优化”技术应用、食用菌设施栽培、畜禽规模化养殖等农业“丰收计划”的实施,智能化控制系统和植物非试管组织快繁等农业科技新成果开发利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组织实施丽水现代种猪场、农作物良种国家区试站、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建成省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1个,省级农机示范基地3个,县级农业示范园区20个。农机化推广应用水平提高,2005年机耕面积42.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1.3%。全市制订《香菇》国家标准1项,省级农业标准5项,制订发布了市、县(市、区)农业标准168项。建成了以市级为龙头,县级为骨干,乡(镇)终端为窗口的农技110信息服务网络,以农技110为载体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手段增强。

      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全市组建了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成立了丽水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加强了农资市场监管,有力地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开展了农业专项执法活动,加大对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市场的检查力度,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全面落实动植物防疫检疫措施,建立动植物重大疫病应急预案。开展拖拉机道路安全专项整治,农机安全形势好转。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二轮土地承包工作,保障了农民的合法经营权。全面取消了农业税,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民主管理,加强农民负担监管,依法保护和支持了农业的发展。

      2000年全市九县(市、区)列入了全省“百乡脱贫攻坚计划”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加大脱贫攻坚力度。2003年又组织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全市以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采取产业化扶贫开发、下山移民异地脱贫、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区域协作和结对帮扶等措施,山区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省、市、县三级财政共投入资金2.4亿元,74个欠发达乡镇建立下山移民点145个,实施下山移民2.4万户,9.2万人。年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36万人减少到2005年的24万人,人均纯收入提高到2772元,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十五”以来,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05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67.9亿元,年均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46.3亿元,年均增长3.3%,牧业产值10.4亿元,年均增长4.7%。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72元,年均增长5.5%。外出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增长点。2005年全市外出劳动力和常年外出劳动力为40.8万人和35.8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2.3%和28.3%,全市农村劳务收入达16.2亿元,年均增长14.8%。

      “十一五”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阶段,对全市农业发展,既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转折期,又是一个战略机遇期。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将会发生深刻变化,“三农”问题的政策环境和物质条件将有重大改善,为破解“三农”难题创造了良好的时机和条件。但丽水农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我国经济社会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明确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思想,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强调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和议事日程,农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将发生深刻变化。“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将历史性地调整和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农业农村发展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实行重大倾斜,将给全市农业发展迎来一个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

      浙江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丽水仍将列为欠发达地区予以重点扶持对象,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对农业发展给予有力支撑。只要用足用活用好省里的各项扶持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好农业工作,丽水农业又将迎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丽水“十一五”时期总体上也处于人均GDP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发展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将大大推进。充分利用良好的发展机遇,借助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成果,实现农业工业化和生态化生产有机结合,农业内部自我发展和外部反哺支持相统一,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和扶持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到来,也为全面拓展农业功能提供了广泛空间。在稳固生产功能的基础上,顺应农业向经济型、生活型、生态型、观光型和文化型等方向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农业功能的多样化开发。充分发挥农业的自然属性,通过种养业的有机结合,积极发展休闲观光、旅游等能美化生态环境的农业门类,为人们创造良好的休闲场所,实现农业生态的经济化。秉承农业的悠久历史,把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社会理念结合起来,大力挖掘和弘扬诸如农耕文化、品牌文化等,积极开发农业文化产品,提升农业品位。全面推进农业功能创新,农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丽水农业发展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均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比较少,污染负荷指数全省最低。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山地立体气候条件和天然的“绿色宝库”,是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发展的良好区域,具有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和广阔空间。这都有利于食用菌、茶叶、高山蔬菜、水果、畜禽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快速发展。通过政策驱动、示范带动、行政拉动,各具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带(圈)也将能快速形成,从而为全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由于经济转型期农业仍具弱质性、传统性的特征,长期存在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将更为集中凸现,农业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看,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没有明显提升;稳定增加农业投入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农业发展的投入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没有改变。突出表现在:一是农业保障体系不完善。丽水山地农业比重大,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动植物疫病、外来有害生物侵害的能力不强,靠天农业困境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变。耕地资源质量差,肥力下降,单位产出水平较低。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不高,农业推广手段落后,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不高。基层农技队伍体系不健全,推广机制不活,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二是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粗放经营农业未改变,创新型农业未建立,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业经营规模偏小,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偏低,化解市场风险能力弱。农副产品市场流通不畅,产销信息不对称,新型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不够健全。三是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不高。观念陈旧,科学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较差,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弱。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不尽合理,农民转岗就业困难多。四是农业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增收基础不稳固,渠道不宽。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农业公共服务与管理手段有待改进。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新农村的总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体制和机制的组织创新,努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与保护体系。实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战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丽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全市“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坚持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挖掘资源潜力,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发展循环农业。优化结构调整,培育主导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布局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坚持突出重点,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发挥产业比较优势,按照因地制宜、适应市场、各具特色、突出效益的原则,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加工农业、休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不断满足市场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拓展农业功能,提升农业产业水平。

      ——坚持科技创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增强先进实用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农业生产设施化、产品科技化、品种优良化、农民知识化和农业信息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政府宏观引导和调控。推进新农村建设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等扶农惠农政策诱导机制,营造农业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增强农业产业支持与保障能力。

      总体目标:到201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农业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巩固和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农业功能得到发挥和拓展,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提高,就业结构优化,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得到完善和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手段增强,农业支持和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具体指标:到2010年,全市实现农牧业产值75亿元,年均递增5.8%。其中牧业产值13亿元,年均递增4.6%。在农业(种值业)产值中,茶叶产值10亿元,年均递增19.0%;蔬菜产值15亿元,年均递增8.0%;水果产值6亿元,年均递增5.0%;食用菌产值15亿元,年均递增3.0%。粮食年总产量50万吨以上,保持稳定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年均递增7.0%。

      “十一五”期间,丽水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建设现代农业这一目标,发展三大农业,建立五大体系。通过努力,逐步实现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数量、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用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农民收入。逐步建立和健全农业支持和保障体系,增强全市农业发展的综合能力。

      推进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好,资源丰富多样,气候环境多宜等自然和生态优势,按照《丽水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要求,继续培育食用菌、茶叶、水果、蔬菜、畜禽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缙云蚕桑、稻田养鱼等区域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把我市培育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构筑立体式、生态型的特色优势块状农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提高农业产业规模和开发水平,把传统农业逐步提升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高效生态农业。

      ——粮食生产。构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耕地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稳定粮地面积,主攻单产和节本增效。优化生产布局和品质结构,大力发展山区无公害优质稻米、特色鲜食型旱粮作物。增强粮食生产的抗风险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全市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在155万亩、50万吨以上。

      ——食用菌。到2010年全市建立50万袋以上特色食用菌规模示范基地10个,建成以庆元、龙泉、景宁、松阳、云和等县(市)为重点的食用菌产业带,标准化基地建设生产率提高到70%。稳定香菇生产,做精香菇产业,扩大黑木耳、灰树花等特色菌类生产,草腐菌、珍稀菇类生产规模有较大幅度提高,产值占食用菌总产值的15%以上,开发牛肝菌等根菌类和灵芝等药用菌。食用菌年总产量稳定在35万吨(鲜)左右。组织扩大异地开发种菇规模,实现外向型经济互补。

      ——茶叶。到2010年全市投产茶园面积达35万亩,茶叶总产量2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1.6万吨,产值8亿元。建立5万亩有机、绿色食品茶生产基地。建成以遂昌、松阳、景宁、缙云、龙泉、庆元、莲都等县(市、区)为重点的茶叶产业带。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改造更新低产茶园,主攻产品质量,优化茶树品种结构。无性系茶树良种应用达75%,发展无性系早生良种茶及白茶、苦丁茶。引导有条件地区积极扩大生产绿色、有机食品茶。推广机采机制、茶树病虫害监控等先进实用技术。推进惠明、龙谷、银猴等名优茶生产,做大规模,做强品牌。逐步实现茶树良种化、生产标准化、品牌特色化、经营产业化。

      ——水果。实施以柑桔为重点的老果园改造和优化栽培、健身栽培,实现改造一批,更新一批,发展一批。到2010年,全市水果总面积达55万亩,产量45万吨。改造低产、劣质、衰老果园15万亩,发展优质早熟梨、杨梅、桃子种植面积各10万亩。建立一批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示范基地,建成以莲都、松阳、云和、青田、龙泉等县(市、区)为重点的水果产业圈。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果品的品质,提高精品果比率,优质果率由目前的40%提高到60—70%。大力推广合理留果、配方施肥、果实套袋、病虫综合防治等标准化栽培和管理措施,推广新品种、高接换种技术,提高果品档次和商品率。应用现代园艺设施,生产优质、安全果品。提高鲜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延长供应期,挖掘果品效益潜力。

      ——蔬菜。到2010年全市年蔬菜播种面积80万亩,总产量130万吨,其中建设山地蔬菜基地50万亩,生产商品蔬菜70万吨。建成以莲都、缙云、松阳、龙泉、遂昌等县(市、区)为重点的蔬菜产业圈。调整品种布局,提高产品质量,选用适宜山区种植和耐贮运的优良品种。推广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大力应用大棚、地膜、微型喷滴灌、杀虫灯、防虫网等设施栽培工艺以及生物制剂、昆虫调节剂等先进适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畜禽。到2010年全市建成以莲都、缙云、遂昌、松阳、龙泉、景宁等县(市、区)为重点的畜禽产业圈,扶持一批有特色、有规模的畜禽养殖基地,形成一批特色专业养殖乡镇和专业合作社。优化肉类结构,猪肉比重下降到70%,牛羊肉的比重上升到6%,禽肉的比重上升到24%。加快山羊等草食动物、优质家禽生态型畜牧业和无公害、绿色畜产品的发展。优化畜禽结构,重点发展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波尔山羊杂交后代、南江黄羊杂交后代、缙云麻鸭、番鸭、半番鸭、优质黄羽土鸡等优势畜禽,适当扶持碧湖猪、本地山羊、肉鸽、山鸡等优势畜禽。推广缙云麻鸭、碧湖猪选育和无公害饲养技术,改进畜禽规模、清洁化饲养和无公害生态型养殖方式。“十一五”期末,全市生猪饲养量达170万头,家禽饲养量3000万只,山羊饲养量30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9.5万吨,其中猪肉6.5万吨,禽肉2.5万吨,牛羊兔肉0.5万吨,增加畜牧业收入比重。

      “十一五”期间,根据全市农业产业特征、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选择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加工型、营销型龙头企业,增强农产品加工能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重点培育食用菌、果蔬、茶叶和畜禽等四大加工业。

      ——食用菌加工业。瞄准国际市场,调整食用菌加工结构,进一步提高保鲜和速冻能力,增加鲜菇的出口。充分发挥医药加工企业的优势,加快食用菌精深加工项目的开发和研究,重点发展食用菌休闲食品、药品、保健食品、营养化妆品、菌类蛋白饲料和畜禽产品免疫增强剂等项目,促使食用菌加工品向系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到2010年全市食用菌加工率提高到40%。

      ——果蔬加工业。大力发展果蔬加工业,努力提高果蔬产品转化和加工增值能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果蔬加工龙头企业,加速果蔬产、加、销一体化进程,提升果蔬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保鲜和深加工。水干果加工的重点是采后的清洗、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提高果品商品价值。努力扩大水果罐头的生产,发展果汁、果酒等加工项目。蔬菜加工重点发展冷藏蔬菜、脱水蔬菜、净菜、蔬菜汁、蔬菜粉等产品项目。积极引进先进果蔬加工设备,广泛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和技术。

      ——茶叶加工业。根据国际茶叶消费的发展方向,以发展绿色有机茶业为目标,全面实施茶叶的有机化、标准化生产,努力提高茶叶的品质和质量,提高有机茶的比重。重点开发茶食品、茶保健、茶饮料等项目,注重研制和开发茶叶加工新工艺,提高茶叶精深加工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实施统一品牌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畜禽加工业。大力开发分割肉、冷却肉、小包装及快餐食品,促使肉类上市产品多样化,提升畜禽精深加工水平。在畜产品集中产区建立一批包括冷藏和深加工在内的龙头加工企业,引导其联合农户,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增加花色品种和开展综合利用,提高畜禽产业化经营水平。对畜产品保鲜、加工、储运等环节中的关键技术,组织联合攻关,不断提高畜产品加工水平。加快发展饲料加工和传统蛋制品加工业,开展对畜禽内脏、血、皮、骨、毛、筋的综合利用,提高畜禽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十一五”期间,丽水休闲观光农业以自然、生态、绿色、文化、休闲、养生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坚持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开发原则,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建设丽水农业休闲观光项目。发展以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与欧江漂流乐园休闲观景、青田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中国田鱼村”等生态农业自然风光游,以名优瓜果采摘为内容的果园风光游,以体验农村生活情趣为特色的农家乐游,以农业现代化发展风貌和科普教育为主题的农艺观赏游。

      开发山区生态特色观光项目。充分挖掘生态优势,与国家级缙云仙都风景区、龙泉凤阳山、庆元百山祖、遂昌九龙山等自然风景名胜、人文景观资源相结合,新建一批农业休闲、旅游乐园,推出品林果、玩山水、住木屋等富有乡土文化和农家风味的特色观光项目,为旅客提供宁静、清新、优美的田园休闲娱乐好去处。

      挖掘农业文化休闲观光项目。诸如仙都黄帝文化、好川良诸文化遗址、廊桥文化、剑瓷文化、石雕文化、侨乡文化、香菇文化、名人文化,以及畲族风情文化等,把农业、旅游、文化整合起来开发,提高休闲观光农业品位。让城市居民在享受清纯秀丽、山水飘逸自然景观和丽水山区特色现代农业物质文明的同时,陶冶心情,享受浓郁丽水山乡文化。力争到2010年,全市休闲观光农业区(点)达到200个,其中新建130个。

      创新农业经营组织体制,建立和完善农业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体制和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体系。

      建设优质高效生态农产品基地,提升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依据《丽水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规划》,集中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和生态特色农产品基地,实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使之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基地,推动全市农产品的优质化发展。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建立优质高效生态农产品基地300万亩。

      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强、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在高效生态特色优势农业集中产区,通过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发展多主体投资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龙头带动和组织创新,促使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转变。

      建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有效拓展农产品市场。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积极发展连锁超市、直销配送等新型农产品流通业,培育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心,搞好农产品产销衔接,推进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和新型流通方式。加强农产品公共营销服务系统的基础设施和组织建设,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有效拓展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延伸,提高农业各生产环节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把创立优势品牌作为提高全市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重要举措来抓,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努力打造一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知名品牌。通过培育品牌,扩张品牌,提升品牌,保护品牌,实行品牌化营销战略,打响惠明茶叶、缙云麻鸭、青田杨梅、莲都水果、庆元香菇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不断扩大全市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把丽水农业从资源消耗型转变到科技振兴型轨道上来,努力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

      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应用,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在全面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组装配套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强化栽培技术、立体种养模式、省工节本技术,以及农业机械、农副产品保鲜、贮藏、加工等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工艺,扩大农业科技应用的覆盖面。

      通过政府推动,项目带动,市场引导,建立起一批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和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发挥全市农业科研力量,加快农业科技攻关,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的技术项目,以此带动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增强农业科技服务手段,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科技的转化应用。按照推广队伍主体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的思路,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加快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建立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人员、农民专业大户、民营农业科研实体等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推广人员继续教育,优化农业推广人才结构。创新竞争和合理流动机制,加快紧缺急需人才、高层次、高技能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提高本地现有人才素质。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推广人员继续教育体系,不断增强农业推广人员为农业服务的水平和本领。

      坚持综合治理,强化动植物疫病控制,加强动植物疫病诊断监测系统、动植物疫病防控系统、动植物防疫监督系统建设,加快畜牧兽医体系改革。到“十一五”末,全市构建起动植物疫情预警与指挥系统、检疫监测控制与管理系统、防疫物资保障与技术支撑系统。

      搞好动植物重大疫病的防治,使主要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建设丽水市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加强动植物防疫和农(畜)产品卫生质量监督检测,对畜牧业生产实行全程监管,减少药物残留,全面提高畜产品卫生质量,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施严格的动植物及其产品流通监管,通过产销联手,定期对产地、流通各个环节的动植物疫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加强联防,严格检疫外来动植物及其产品,努力降低流通环节的疫病传播风险。

      建立健全动植物防疫信息收集与发布、快速诊断监测、预测预报、指挥扑灭、物资与经费保障等应急机制,确保在重大动植物疫病发生后,能快速、高效、有序地得到扑灭处理。

      制订全市动植物重大疫情防治、预报和疫病诊断、疫情控制和扑灭防疫应急预案。对疫情、疫病实行动态管理,开展疫情、疫病的经常性调查,提高疫情监测、预报和疫情、疫病的诊断、应急处理能力。到2010年建立起覆盖市、县(市、区)、乡(镇)的预警体系。每个行政村设立1个动植物疫情监测点。

      创新动植物防疫、检疫技术手段,提高防疫、检疫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健全动植物防疫专家库,加强病虫测报技术和畜禽养殖技术的研究,加快引进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实用工具和技术,提高动植物疫病监测和预警能力。

      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适应农产品无公害、安全的消费需求,逐步建立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相适应的现代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食品。到2010年,全市累计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定达120个,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120个。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以及优质稻、食用菌、水果、茶叶、高山蔬菜、畜禽等特色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与国家、国际标准对接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组建农业标准数据库,提高农业标准化管理水平。

      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产品生产源头管理。控制源头和产地污染,重点防止化肥和农药对农产品的污染,基本治理农业环境污染,建立无废物、无污染的生产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科学合理用药,减轻生产过程对农产品质量的危害。控制肥料污染,利用有机肥源,培肥土壤,改善农产品品质。

      建设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对初级农产品生产的全程监测,形成以丽水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骨干,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为基础,乡镇、基地、市场、企业速测点为补充覆盖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努力实现农产品质量有效监督管理。

      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与跟踪管理,对重点农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农产品产地编码、生产过程记录、农产品标识管理等产品质量追溯制度。鼓励农业企业引进GAP、ISO9000、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

      坚持农业综合执法方向,推进和完善以集中行政处罚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理顺管理体制,规范执法主体。到2010年全市各县(市、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均达到省规范化建设合格单位。

      深入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落实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农业普法力度,营造良好的农业法制氛围,实施好“五五”普法教育。

      加强农资打假力度,实施农资事故源头监控,最大限度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生产事故的发生。规范农业生产事故技术鉴定,建立农资事故协调处理机制,探索形成一套受理农民投诉,实施事故调查、疏导、协调和处理事故的有效程序,保障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加强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农资市场的长效管理。到“十一五”末,基本建立农资现代流通网、农资监管监督网、农资信用信息网和农资企业生产诚信制度、农资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农民利益损失补偿制度的“三网一制”农资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实现农资生产、经营、使用依法诚信,农资监管监督切实有效,农民和消费者利益得到保障。

      坚持把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作为农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来抓,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挖掘地方传统优势品种,保护优良、珍稀种质资源,搞好推广应用,努力培育使之成为一个产业。重点培育粮食作物、食用菌、水果、茶叶、畜禽种子种苗产业。

      建设粮豆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在遂昌、庆元建立杂交水稻良种繁(制)基地面积5000亩;在莲都、松阳建立大豆、花生、芝麻等杂粮良种繁育基地,在景宁、缙云建设马铃薯良种基地,旱(杂)粮良种繁育基地面积达2000亩。以遂昌种子加工中心为龙头,提高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规模效益和质量。完善粮食作物救灾种子储备制度,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建设香菇菌种生产示范基地。达到年产2万支母种、50万瓶原种生产能力,推广菌种优良率达95%以上。开展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建立菌种种质资源保护库、保藏室和菌种检测室、育种实验室,收集并保存保藏各类野生种质资源和食用菌菌株,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菌种选育利用。

      建设丽水市果苗繁育中心。做好丽水地方特色水果良种基地建设及其产业化开发利用。在莲都和松阳等地按海拔高层建设种苗繁育基地800亩,其中新品种区试母本园600亩,种苗繁育基地200亩,年提供优质果苗300—500万株。

      建设浙南茶树良种引繁中心。扩建茶树母本园和茶苗基地,逐步形成浙南区域性茶树种苗基地。开展本地珍稀茶树种质资源搜集,选育茶树优良新品种。加快高抗优质新品系“丽早香”、“低咖啡因功能性茶树单株”、“丽水白茶”的选育、区试和推广。

      建立畜禽良种繁育场。重点完成新建、改扩建种畜禽场20个,其中种猪场6个,种羊场6个,种禽场6个,碧湖猪、缙云麻鸭等畜禽种质资源保种场、基因库2个。新增存栏基础种母猪1000头,基础母山羊5000头,种禽50万套。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壮大现有的,培育本土的,引进外来的,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培育一批有经济实力、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流通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经营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其对产业的带动能力。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走出去”,到市外、省外开发种养业基地,发展外延农业。到2010年,全市培育新增年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100家,超50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50家,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10家,其中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0家。

      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思路,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建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纵向相近、横向相联、产加销衔接、农工贸一体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网络,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到2010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50家,社员10万人以上,带动农户45万户,联接基地100万亩。每年新培育20家产业优势突出、运行机制规范、经营绩效显著、产品市场竞争力与带动力强的龙头型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改造农村集贸市场,在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内,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和质量检测设施。到2010年,建成以城市农贸市场为中心,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架,连接乡镇、村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

      按照丽水“三市并举”的发展战略,组织实施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运用农业新型工业化和经济生态化理论指导农业,调整农业区域布局,改革农作制度,推广应用生物技术,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处理好人与自然、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着力实施一批生态农业示范项目,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市建立生态农业示范点25个,生态农业模式10个。

      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建设丽水市土壤测试中心。推广无公害和减量化施肥技术,控制化肥污染,主要农作物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普遍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到“十一五”期末,化肥利用率提高2—3%,氮肥减量15%。

      全面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推广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提倡应用物理机械防治方法,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化学农药总使用量减少20%以上,新型植保器械应用面积达50%以上,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10%。全面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农作物病虫草害所造成危害的损失控制在经济阙值以内,农产品农药残留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把对生态环境和包括天敌在内的非靶标生物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农药使用控制水平达到生态市建设的要求。

      开展畜禽规模场排泄物综合治理。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再利用”原则,通过雨污分离、干湿分离、沼气工程、种养结合、有机肥加工厂等综合措施,达到标准排放,有效治理。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60处。

      大力发展立体种养模式。把种植业和养殖业在空间与时间上实行优化布局,充分挖掘农业资源的生产潜力,如发展稻田养鱼、稻田养鸭、吊瓜地套种香菇、果园放养土鸡等。大力推广设施栽培模式,通过设施技术与手段实现农作物的周年生产、多季收获、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种植模式。在庆元、龙泉、云和、遂昌、松阳等县建设1.5万亩菇粮轮作基地。

      开展农村能源综合利用。加快发展农村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把可再生能源技术与生态农业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猪、沼、作物”等能源生态模式和生态技术,实行沼液、沼渣施肥还田。通过“三沼”综合利用和太阳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措施。丽水农业基础设施总体较为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靠天农业依赖性强,尤其是山区农业显得更加突出。全市有65%的耕地分布在海拔250米以上丘陵、中山和高山区,绝大多数无灌溉设施,常年易受干旱影响,成为制约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与物质装备条件,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推行基本农田标准化,提高土地产出率,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开展以培肥为主的中低产田地改造治理,大力推广秸杆还田,发展绿肥生产,开发推广商品有机肥,不断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根据全市不同农区生态环境、土壤类型、耕作制度等,建立农作物土壤肥力监测点,实行长期定位监控,逐步建立起合理的保护和利用耕地资源,稳定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健康协调的生态环境等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设施农业建设。在特色优势农产品主要产区和基地,大力推广大棚技术、地膜覆盖等设施栽培技术,山地果园、蔬菜基地推广微蓄微灌设施和技术。推广现代节水型农业综合技术,在建设蓄水、引水、提水工程,提高防汛抗旱能力的基础上,将工程技术、灌溉技术与农业节水综合技术有机结合,推广节水品种、秸秆覆盖、少耕免耕、节水增产栽培、农业结构调整等农艺措施。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田间耕整、节水灌溉、植保、收获、保鲜、储运、加工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

      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以农村户用沼气为重点的“一池三改”建设,组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村节能技术和产品,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10年,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2万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0万平方米,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50%以上。全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示范村中农户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建成一批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清洁能源综合应用示范村,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逐步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民生活现代化,营造生态家园。

      建设新型农业推广服务网络。建成以农技110为框架的市、县、乡、村农技服务体系,市、县建起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乡镇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站,建立村级信息点3500个。实施“农民信箱工程”,大力开展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提升农技110功能,增强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内容,与电视、广播等媒体交互结合,形成“三电合一”等多样化农技推广服务模式,集合农技推广队伍力量,使之成为集技术咨询、信息发布、技物结合、产品营销为一体的新型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试点,拓展农业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力争在“智能农业”、“精准农业”应用上有新的突破。

      以“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为抓手,加强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的致富和转移能力。

      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创立农业培训新机制,集合农业培训资源,建立丽水市农业科技培训中心,依托农广校、农机校、农业信息网络远程教育等农业推广机构和手段,形成培训农民的主阵地,发展农民培训事业。优化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质量,把农业技术应用培训与农民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在结合农事特点抓好“一事一训”的同时,开展以提高生产技能和科技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加强农村青年和科技示范户、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经营者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员为重点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制度和农村骨干农民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青年农民。大范围开展农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培训农民80万人,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达到10万人。

      进一步搞好农民转业转岗培训。以“阳光工程”、“扶贫培训工程”为载体,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业转岗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就业能力,培养一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使山区的剩余劳动力尽快拥有一技之长,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形成劳务经济和劳务产业。建立健全稳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加强农村劳动力信息网络建设。

      继续组织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把下山移民作为欠发达乡镇扶贫工作重点。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和“缩减自然村、合并小型村、建设中心村”的要求,合理规划村庄布局。总目标是凡居住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生活条件恶劣、难以脱贫奔小康的山村,特别是库区、高山深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困难农户作为下山转移的重点对象。“十一五”期间规划整体搬迁192个行政村,1763个自然村,4.0万农户,14.5万人。其中新建农村居民小区104个,安置1.9万户,6.6万人;新建移民点137个,安置0.5万户,1.7万人;新建农民公寓4个,安置0.3万户,1.0万人;安置散居农户1.4万户,5.2万人。

      对没有规划在内整村搬迁的地方继续增加投入,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努力优化居住环境。以“区域协作,对口帮扶”为载体,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积极探索结对帮扶新机制,推行“一户一策一干部”扶贫制度。进一步加大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贫困农户的扶持保障力度。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来料加工业,扩大闲散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建立以统筹养老、农村最低生生活保障、新型合作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推进城镇社保向农村覆盖。

      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年加大财政投资和信贷资金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每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和比例高于上年。发挥国家财政投资的引导性作用,创新无偿投入与有偿投入相结合,政府引导、扶持与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相促进的机制,确保公益性投资和农业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调整优化财政支农结构,财政投入重点用于农田基本建设,防汛抗旱和减灾体系建设,农村道路、饮水、沼气等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农业标准化、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等技术推广和农业科研,优势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和现代化农业园区建设,以及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等产业化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信用担保和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业灾害救助体系,保障农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整合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鼓励社会各类资金投向农村建设,引导工商企业和民间资本、外商投资农业,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借用外力,进一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建立“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探索鼓励投资农业的发展政策,优化农业创业投资环境。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三农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党对农村的增收减负政策,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好农民土地承包权。做好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十一五”期间,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要建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处理工作。

      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探索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化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深化村级财务公开,加强检查督促,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积极探索乡镇政务公开新形式和新载体,提高政务公开质量,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市乡镇全面实现农村经营管理网络信息化。

      “十一五”期间,要把农业宣传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加强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和农产品质量的对外宣传,扩大丽水农业的影响力,提高丽水农业的外向度。

      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宣传丽水农业。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作与沟通,发挥媒体的主旋律作用。制定好宣传计划,突出宣传重点,积极开辟农业电视栏目。加强对全市优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基地、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休闲观光农业、外向型农业、农业科技新成果等农业经营主体及农产品质量的宣传。大张旗鼓地开展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活动,针对不同产品和不同消费群体,从农产品包装、市场定位、营销方法、文化内涵等角度,强化品牌创意和营销策划,积极引进企业形象识别体系,努力扩大农产品名牌影响,提高丽水农产品的知名度。

      采取举办形式多样的展销会、推介会,广泛宣传优质、绿色农产品,促进农产品的流通,促使农产品走出丽水、走出国门。各地政府要制订相关政策,给予一定资金扶持,鼓励引导企业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举办展示展销活动。发挥市食用菌、茶叶、水果等产业协会的作用,由协会组织、牵头举办各类农产品展示促销洽谈活动,提高宣传效果。

      加强农业行业能力建设,强化农业部门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

      正确把握农业发展规律。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两个趋向”精神实质,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农业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体制、机制上切实解决影响农业发展全局的关键性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工作机制。强化科学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完善专家咨询、集体决策和决策责任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强化严格的监督机制,建立重大事项督查、一般工作督办的工作制度,形成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

      加强农业部门思想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精神。加强农业调查和对整体农业的研究,提高对农业宏观问题思考和解决的能力。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农村、支持农业、关心农民的氛围和环境。

      认真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制定有利于当地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

      改革行政运行机制,创新农业管理体制。改进工作方式,强化目标管理,搞好分类指导,明确工作责任,落实任务措施,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把好处实实在在地给予农民。加强农业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农业发展提供公益性支持与保障。强化农业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形成农业农村工作的合力。

      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切实担负起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带领农民共同富裕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坚持用创新的方式来谋略发展大计,做到农业发展有新思路,农业工作有新举措,农村改革有新突破,努力开创“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5 三牛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