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互联网+农业行业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2025年中国互联网+农业市场规模突破1.5万亿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22%。
互联网+农业行业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紧密连接,重塑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流程。
2025年中国互联网+农业市场规模突破1.5万亿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22%。增长动力源自三大趋势:
政策强推: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强调“智慧农业”,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技术研发,如网商银行“卫星遥感信贷”已服务140万农户,坏账率仅0.87%;
技术渗透:全国农业无人机保有量突破25万架,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覆盖68%规模种植主体,腾讯农业AI大模型“神农”接入2000+示范基地,病虫害识别准确率达98.7%;
需求升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品质和健康的需求推动智慧农业发展,2024年预制菜电商渗透率达39%,其中72%订单来自算法推荐。
生产端:智能装备普及率提升,如智能灌溉系统根据作物需水情况自动调节水量,智能植保无人机精准喷洒农药,减少化学药品用量30%;
流通端:跨境电商与冷链物流协同发展,2024年中国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额达870亿元,东盟市场占比58%,拼多多“农云行动”带动23个县域特色农产品出口额破亿;
消费端:元宇宙+农业探索虚拟与现实闭环,网易“元宇宙果园”实现NFT果树与现实产量绑定,用户复购率提升3.2倍。
AI+农业:大模型开启“认知智能”新纪元,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互联网+农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显示,2025年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0亿元,复合增长率38.6%;
区块链溯源: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某省环保厅利用区块链实现排污权交易数据透明化,交易纠纷减少70%;
绿色农业: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可持续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服务化转型:从“卖设备”转向“卖服务”,某企业推出“化学回收即服务”(CRaaS)模式,按处理量收费,客户包括联合利华、宝洁等;
出海竞争加剧:中国企业在东南亚、中东建设海外基地,某企业印尼项目年处理海洋塑料20万吨,产品返销国内;
生态协同竞争:头部企业构建“生产-加工-销售”闭环,如金发科技与格力电器合作,将废塑料转化为空调外壳材料。
智能装备:农业无人机、北斗导航农机等市场规模达600亿元,占硬件市场55%,但增速放缓至12%;
农业大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作物生长模型、病虫害预警及市场需求预测,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年增长率25%;
农业金融:卫星遥感信贷、农业保险等衍生服务市场规模达500亿元,年增长率超40%。
东部沿海: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处理量占比达45%,政策支持力度大,如广东对智慧农业项目给予0.3元/千瓦时电价补贴;
中部崛起:湖北、安徽等省承接产业转移,某企业建设10万吨级装置,利用当地合成氨产能优势,实现合成气联产;
西部潜力:新疆、内蒙古等地依托风光电资源,探索“绿电+智慧农业”模式,某企业计划建设20万吨级零碳工厂。
规模化种植主体:中石化、恒力石化等通过化学回收原料替代20%原油采购,单吨成本降低800元;
品牌商:耐克、阿迪达斯等要求供应商使用30%以上化学回收再生料,三牛代理注册推动运动鞋材、服装面料等领域需求增长;
地方政府:上海、深圳等城市将化学回收纳入“无废城市”考核指标,对达标企业给予税收返还。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国互联网+农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