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首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并以科技创新点题。
江南米道这家由农业科技驱动、互联网思维赋能的“大米”企业,短短两年成为了中国低GI健康主食赛道的领军企业,不仅获得了业内的关注、市场的认可,其全链路商业模式,为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路径。
2024年江南米道营业额突破千万,营业额实现了多倍增长,其旗下主打品牌“稻院士”营业额也随着市场需求增量实现了极速增长。
日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公布全国首批58家粮油适度加工标准化试点企业名单,江南米道江苏科技有限公司实力入选。
在老龄化的背景下,低GI这个在孕育在医学界的学术理念,迫切需要找到转化的载体。彼时,米道的新农人们正寻求功能农业的突破口,如何让科研与市场双向驱动,在多方各领域科研团队的加持下,江南米道应运而生,落地大米之乡——杨巷。
利用宜兴的地缘优势,江南米道引入了国内食品行业的摇篮——江南大学,不断探究米品的食味值,通过调整工艺流程和加工精度,最大化保留下原谷的营养糊粉层,制定了专属加工标准。
低GI是食品概念,更是健康概念,核心科技需要临床数据的验证。上海华山医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为江南米道提供了医学临床的数据支撑。而在产品链条的衍生上,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加入,为江南米道完善科学的健康营养膳食提供指导,最终实现专业的低GI稻米全产业链出品模式的构建。
科研育种、规模种植、规范生产、适度加工、科学检测、科普推广,江南米道走过的每一步,背后都站着一家该领域的顶级科研院校,在为这颗大米赋能的同时,他们也一起打造了国内首个“低GI健康食品创新联合体”,走出了一条科产学研售一体化路径,打造了农业科技和市场转化的新模式。
2024年12月4日,陈君石院士工作站落户宜兴,江南米道成为江苏省健康谷物陈君石院士工作站的唯一依托单位。而陈君石院士与江南米道的结缘,早就开始了。
作为苏南地区最大的农业板块、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米袋子”,宜兴一直与诸多科研院所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作为宜兴农业大镇,杨巷镇一直是江苏省农科院宜兴亚夫工作站的重要基地。2023年,陈君石院士调研宜兴亚夫工作站,江南米道作为工作站的科研服务基地接受了调研,其专业的生产线、清晰的发展模式、对品质和科研的追求得到了院士的青睐。
经过一年的考察、调研,陈君石院士工作站正式落户,7个科研团队进入,打造了贯穿“科研育种-绿色生产-健康生活”全产业链、多学科协同、专家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国家级健康谷物“技术创新共享平台”,更好地整合了科研、种植、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资源,江南米道实现了全产业链模式的二次升级和优化,推出了自主品牌——“稻院士”,形成了低GI糙米、功能谷物方便速食、及低GI米制等十余个产品的低GI主食产品矩阵,进一步开拓健康谷物市场。
在此次FHE健康食品科学大会上“稻院士”自主研创的【低GI健康谷物超级米品】斩获FHE大会“创新健康科技产品奖”。
江南米道从创业之初,就植入了互联网思维。用总部经济的模式,在杨巷打造生产研发中心的同时,在上海打造了营销中心,生产端和销售端两手抓,生产和营销双向赋能,以互联网思维构建产品营销体系,打造了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宣传平台矩阵,不仅打通了盒马等特色商超的线下渠道,天猫旗舰店也成为流量转化的重要平台,实现了“卖原粮”到“卖产品”华丽转变。
这系列操作的背后,是一个平均年龄不满35周岁的年轻团队。他们在江南米道,构画着这一代人的农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