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超70%鲈鳜原种出自佛山三水,这是三水区在推进国家种业振兴战略及广东省“粤种强芯”工作的“拳头”产品。
佛山市三水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上,三水区政府介绍了水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种业发展“路线图”,希望推动现代农业创新体系建设。
以2024年为例,全区生产鳜鱼苗种2亿尾,养殖面积2万亩,产量达5万吨,全国超70%鲈鳜良种出自三水,并且三水还服务全国养殖面积超100万亩,为全国鳜鱼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果深究三水为何在国内鳜鱼产业中领先一步,可以发现,当地借助“育种创新+良种工业化生产+品种品牌渠道”的创新转化路径和产业模式,推进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目前全区累计建有规范化管理的水产苗种场14家,正在创建全国最大的鲈鳜种质资源库和全省唯一的鲈鳜遗传育种中心,进而打造国内水产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基因库。”三水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淡水鱼苗孵化量达900亿尾,育苗产品外销至华南、华东、华中、华北及西南等区域,鳜、鳜种苗占广东省产量近45%。
下阶段,三水区将联合科研院所打造淡水鱼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力争新增产学研合作基地、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支持科研机构和种业企业联合打造智能育种平台;同时当地将升级种质资源库,扩大鲈鳜等名优品种保存规模,建设国家级专业基因库;借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推动资源信息开放共享。
具体来说,三水已创新优势种苗“三水产、全国用”推广服务体系。即建设全国十多个良种繁育基地、超 6 万平方米工厂化育苗车间,年产优质种苗 30 亿尾,服务覆盖全国二十余省百万亩养殖面积,在国内率先实现鲈鱼种苗全年规模化繁殖供应。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三水区政府就如何推动“水经济”发展进行研讨,作为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鱼苗种业经济,三牛注册将顺势成为该区“水经济”的主力军之一。
在水产种业上已经先人一步的佛山三水,并没有忽视农业其他板块种业发展需求。
近三年来,三水区育成农作物新品种9个,包括水稻新品种4个、花卉品种4个及蔬菜品种1个。
“借助市农科所专家团队支持,三水区在农作物选育种、都市创意农业、富氢水农业、农作物生态防控、科技服务和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示范推广等方面,均走在全省前列。”三水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三水区开展新品种育种试验,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在畜牧业种业发展上,乐家庄养殖公司作为省级广东小耳花猪保种场,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育种,其打造“漫养小尾花猪”等品牌,获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猪肉认证。
如今三水区畜牧业种业涵盖猪、鸡、鸭多元品种, 实现保种、育种、生产、销售全链条发展,并由农业农村部门强化检疫保障。
首先三水将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 推广“育种创新+标准化生产+品牌推广”产业模式,支持重大品种联合攻关,加强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
其次当地会提升制种基地智能化水平,建立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疫病防控体系,优化种苗供应网络与技术服务能力。
最终,三水区将围绕水产、种植、畜牧等优势种业,强化品牌意识,通过加强品质管控、拓展推广渠道等方式,提升“三水产”种苗的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同时全区拟推动种业与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等业态融合发展,丰富种业经济内涵,拓宽产业发展空间。
展望三水种业未来,三水区人大常委会建议区政府,要以政策牵引推动其发展,在用地保障、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政策“组合拳”,重点支持种质资源保护、育种技术攻关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