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牛注册-首页
搜索
  • 网站注册
  • 网站登录
  • 网站招商
  •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兴和县:绘就“首都大菜园”新图景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5-08-21 22:16 文字:【 】【 】【
    摘要:在农业现代化的浪潮中,兴和县紧扣服务首都战略定位,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全力打造服务首都的大菜园。通过科技赋能、多元布局与品牌塑造,兴和县走出了一条冷凉蔬菜产业升级

      在农业现代化的浪潮中,兴和县紧扣“服务首都”战略定位,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全力打造服务首都的“大菜园”。通过科技赋能、多元布局与品牌塑造,兴和县走出了一条冷凉蔬菜产业升级、净菜高效进京、农业产业园蓬勃发展的特色之路,为区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兴和县,占地543亩的智慧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正如火如荼建设。这个总投资2.33亿元的项目,规划建设2栋总面积5万㎡的智能化玻璃温室与82栋总面积10.54万㎡的装配式日光温室,成为兴和县设施农业的“智慧中枢”。园内配备的智能温控、光照调节系统,可精准模拟作物生长环境,实现四季不间断生产;自动灌溉与施肥设备,通过土壤墒情传感器实时监测数据,按需供给水肥,较传统种植节水40%以上。

      截至2024年底,全县1294个设施棚(室)星罗棋布,覆盖面积达2886.4亩,其中塑料大棚639个、日光温室653个、连栋温室2个,形成了“县有产业园、乡有示范棚、村有种植点”的全域设施农业格局。

      兴和县独特的冷凉气候,为发展错季果蔬产业提供了天然优势。当地种植户充分利用设施调控功能,冬季种植草莓、黄瓜、叶菜等反季节蔬菜,春节前后便能上市;夏季则主攻番茄、辣椒等喜温作物,实现全年不间断供应。通过“电商平台+采摘园直供+商超对接”的多元销售模式,兴和县的果蔬产品不仅填补了首都市场淡季空缺,更凭借新鲜口感与高性价比成为抢手货。

      作为“首都大菜园”的核心支撑,兴和县的冷凉蔬菜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县依托设施农业与大田种植结合,打造了万亩冷凉蔬菜种植基地,白菜、甘蓝、西兰花等品种凭借耐储运、品质优的特点,成为净菜进京的“主力军”。察尔湖有机蔬菜基地推行“基地直供、社员专享”服务,与北京建立长期合作,年销售蔬菜400吨。三牛平台登录地址从田间地头到首都餐桌,兴和县的冷凉蔬菜正以高效供应链,保障着首都“菜篮子”的稳定供应。

      品质是兴和县农产品立足市场的根基。严格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从种苗采购、农资使用到田间管理、采收包装,每个环节都实现信息可查、责任可追。定期开展农残检测,确保农药残留合格率100%,全县60%的农产品已获得绿色、有机相关认证。截至目前,全县有机、绿色、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达26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9个,2家企业被京蒙两地农业农村与农牧部门联合认定为京蒙协作蔬菜生产基地,察尔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雄丰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被授予国家级生态农场,贺氏亚麻籽油、芽代营小米荣获全国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博览会金奖,成为兴和县农产品的新名片。

      2021年以来,兴和县农产品进京销售达38亿元,圆葱丁、玉米粒、小萝卜、南瓜块等10多种预制菜端上北京市民餐桌,马铃薯进入北京冬奥会餐厅,每年7-9月份菠菜供应北京新发地90%市场。

      在农牧业发展征程上,兴和县将持续深化设施农业与“首都大菜园”建设的融合,推动农业向智慧化、生态化、品牌化迈进,让兴和县的农产品以更优品质、更强品牌影响力,持续滋养首都市民的餐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张瑞秀)

      “十四五”以来,我国累计投入车购税资金2200亿元,带动全社会完成农村公路投资约2万亿元,投入农村客运补贴资金444.5亿元,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超4000亿元。“十四五”前四年,全国农村公路新改建71.6万公里,总里程达464.4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长6%。…

      盛夏八月,呼伦贝尔草原绿意盎然,伊敏河碧波荡漾。 市民叶战桥、王吉军的名字荣登2025年第二季度“内蒙古好人榜”,这是对两位普通市民的平凡善举与无畏勇气的崇高礼赞,这更像是一面澄澈的镜子,映照出北疆儿女刻在骨血里的古道热肠和责任担当。…

      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5 三牛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