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牛注册-首页
搜索
  • 网站注册
  • 网站登录
  • 网站招商
  •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互联网+农业”迸发乡村新活力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02-24 21:23 文字:【 】【 】【
    摘要:滚动舆情金融企业公益文体三农旅游创新江苏反腐倡廉县域经济平安江苏节庆会展 专稿专题房产环保汽车教育健康食品视频专访社会广角园区经济交通运输魅力江苏 21日,已是晚上10点

      滚动舆情金融企业公益文体三农旅游创新江苏反腐倡廉县域经济平安江苏节庆会展

      专稿专题房产环保汽车教育健康食品视频专访社会广角园区经济交通运输魅力江苏

      21日,已是晚上10点,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仍十分热闹,这里平均每秒有2.7件快递发往全国,村中道路上的运货车辆往来穿梭,路两边,淘宝店、快递公司、电商配件店灯火通明。在一排排两层别墅中,老人们忙着在前院打包快递,年轻人则在后院通过网线向天南海北的网购者们推销商品。“双11”以来,这样的场景每天都持续到深夜。

      在沭阳,新华日报记者随处可见年轻人的身影,这里半数以上网店由返乡农民、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士兵等群体开办,他们领着农民过“城里的生活”,给沭阳传统的乡村带来了新的活力。沭阳县委书记卞建军介绍,在返乡创业群体中,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多年在外务工生涯使得他们掌握了特定的技术,或有了一定的管理经验,甚至有些已经在外地有了自己的公司。“一旦家乡有了适合他们施展抱负的空间,凤还巢的他们就会迸发出难以想象的创业激情。”

      互联网,正在改变江苏农业的面貌。2016年,全省农产品网络营销额达285亿元,在阿里平台上农产品销售额名列全国第一,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速。

      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主任徐茂介绍,“互联网+”已融入江苏省农业全产业链条、全产业类别,催生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创意休闲农业、智能农业、电商产业园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江苏省蓬勃发展。江苏省先后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省、农业电商试点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试点省、国家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建设试点省,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和繁荣农村经济,拓展了发展新路径。

      新华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深入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创业创新高地进程中,全省各地创造和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做法。

      首创“一村一品一店”发展模式的宿迁,各县区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全部建成,114个乡镇建成乡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一条街),1392个行政村实现村级网店建设全覆盖,“一村一品一店”标准村占比超六成。2016年,宿迁正常经营的网店达4.7万多家,“触网”农产品4000余种,全年农产品线亿元。获评“中国淘宝镇”6个,“中国淘宝村”50个,初步形成了全省“淘宝村”在苏北、苏北“淘宝村”看宿迁的发展格局。

      在宜兴市丁蜀镇物联网农业小镇,茶叶、大棚作物等农业生产已实现科学化管理。通过移动物联网技术,坐在家里电脑前就能进行田间管理,准确掌握墒情、温度、光照等指标,从而安排施肥、打药时间。

      物联网技术加快推广应用,推动江苏省农业发展逐步走向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在江苏省,物联网与农业智能结合,建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业物联网科研及创新平台。以现代农业产业园、设施农业基地、规模养殖场等作为载体, 创建省级智能农业示范基地127家,全省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面积占比逾14%。泰州智慧农业服务管理平台建成全省智慧农业平台的样板,物联网和农业电子商务改变了农产品生产流通,全国最大的大闸蟹专业电子交易平台“中国蟹库网”,成为影响全国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为提高农民信息运用能力,江苏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农业劳动者计算机、智能手机、网络使用知识的普及,促进其掌握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政策、学习技术和提高本领。全年累计向16万农业科技示范户推送手机报150期;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农技耘”APP应用,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米”,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提供“精准、及时、全天候、顾问式”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强化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在全省17个试点县建成益农信息社1922个,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政策咨询、市场信息、科普宣传、天气预报等各类农业公益服务。

      省农委主任吴沛良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江苏将抢抓机遇,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推动更多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成果在农村扎根开花,引导更多创业创新人才在农村施展才华、成就事业,构建起更加先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5 三牛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